瀏覽次數 70 2016年12月29日 11:25:38 麗江東巴谷生態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8日,由云南族印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傾情打造的大型原創佤族歌舞臺劇《族印?司崗里》在滄源佤族自治縣正式公演。臨滄市委、政府主要領導及市直相關部門和臨滄市各區縣主要領導出席公演儀式并觀看演出。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中國筆會中心會長、原云南省委副書記丹增親臨現場觀看演出并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是他近十年來看到的國內外最精彩的民族演藝節目,最真切的體現了佤族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是史詩般的、真正民族風的,音樂舞美舞蹈都是一流的!
大型原創佤族歌舞臺劇《族印?司崗里》由序--創世古歌、上篇--感恩天地、中篇--農耕禮贊、下篇—阿佤新歌以及尾聲--依戀佤山等幾個部分構成,薈萃了世界佤鄉滄源原生態的佤族文化風情以及佤族人民走過的數千年的歷程。
在開場序幕中,炫麗的燈光舞美營造出一個夢幻般的視聽效果,把觀眾一下子帶進那神奇的司崗里傳說和人類的誕生的浪漫夢幻世界之中;云海、佤寨、崖畫、刀耕火種舞蹈以及以物易物場景等充分展現出佤鄉神奇美麗的自然風情以及深邃厚重的人文風情。
上篇《感恩天地》由拉木鼓、刀舞、木鼓甩發舞等構成的,展現給觀眾一個敬畏鬼神、崇善自然、感恩大自然的高尚品格和恢宏場面。
中篇《農耕禮贊》則通過“接新水”、“薅秧歌”、“月亮升起來”、“夢婚”、“叫谷魂”、“拉木橋”、“舂新米”、“簸米舞”等多個舞段,來展示阿佤人民用勞動換取富足、勞動是生命延續的技能的場面和農耕祭祀、感恩自然的高尚品格;整個篇章以厚重的農耕文明為積淀,營造展現出濃烈厚重的文化底蘊,并以現代編創手法,形成時空轉換的表演形式,把觀眾帶到古老、寧靜、圣潔的農耕時代的歷史長河中,去深刻理解阿佤人與大自然抗爭的悲壯歷史和鮮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
下篇《阿佤新歌》則通過《阿佤人民唱新歌》這首被世人傳唱了幾十年,被中外認知了的佤族歷史和文化經典標志,在極具激情和現代感的優美旋律和節奏中以民族音樂的沖擊力打開人們的記憶之窗,體現阿佤人民經過漫長的原始社會、農耕文明的歲月之后,進入新歷史時期,地處邊疆的阿佤人民在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彰顯出阿佤人民對新時代、新生活的感恩和熱愛。在音樂變奏和“司崗里之戀”的旋律中,演出進入尾聲環節《依戀佤山》,在一片燦爛飛花中,人們揮手互動,一遍又一遍的唱著吼著,把歌聲匯成了心曲。
《族印?司崗里》由曾制作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示范項目—麗江《麗水金沙》(2005年獲中國第五屆荷花獎表演金獎和作品銅獎)等優秀作品的國家一級編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周培武先生編排指導。
由麗江市第一家登陸全國性證券資本市場的民營企業麗江東巴谷生態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麗江文旅,證券代碼:835156)和滄源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共同出資打造。
作為臨滄市第一臺大型商業演出,《族印?司崗里》將長期在滄源佤族自治縣文體廣場司崗里大劇院定點演出。做為臨滄市和滄源佤族自治縣宣傳展示佤鄉風情的重要文化符號,《族印?司崗里》將成為外界認知佤鄉、了解阿佤人民的紐帶和窗口。